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條之一規定註釋-加重重利罪

12 Apr, 2008

刑法第344-1條規定:

 

以強暴、脅迫、恐嚇、侵入住宅、傷害、毀損、監控或其他足以使人心生畏懼之方法取得前條第一項之重利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說明:

    

重利被害人遭受不當債務索討,而衍生社會問題之案件,層出不窮,此等行為較諸單純收取或索討重利之行為更為惡劣,危害性亦更鉅。雖以強暴、脅迫、恐嚇、傷害等違法方法索討重利債權,可能該當妨害自由、恐嚇、傷害等罪,惟實務上行為人索討債權之方法未必構成犯罪行為,卻足使被害人心生畏懼或感受強烈之壓力,例如:在被害人住處外站崗、尾隨被害人..等,就此等行為態樣如無處罰規定,不啻係法律漏洞,為遏止此類行為,爰增列本條之處罰規定,並衡酌刑法分則傷害罪章、妨害自由罪章及本章各罪之刑度,將法定刑定為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五十萬元以下罰金,並於第二項規範未遂犯之處罰規定。

 

立法者因重利被害人遭受不當債務索討,而衍生社會問題之案件,層出不窮,此等行為較諸單純收取或索討重利之行為更為惡劣,危害性亦更鉅,雖以強暴、脅迫、恐嚇、傷害等違法方法索討重利債權,可能該當妨害自由、恐嚇、傷害等罪,惟實務上行為人索討債權之方法未必構成犯罪行為,卻足使被害人心生畏懼或感受強烈之壓力,此類行為態樣如無處罰規定,不啻係法律漏洞,爰衡酌上情,並兼衡刑法分則傷害罪章、妨害自由罪章及本章各罪之刑度,而增列刑法第344條之1以強暴、脅迫、恐嚇、侵入住宅、傷害、毀損、監控或其他足以使人心生畏懼之方法取得前條第1項之重利之加重重利罪之規定。李耿昌取得郭永成所貸與之現金後,屆期未依約返還款項,郭永及郭永成為索討債務,分別有以如原判決事實欄一之(二)至(四)所載恐嚇、傷害、強制及剝奪李耿昌行動自由等行為,向李耿昌催討其所簽發如原判決附表二「被害人所交付物品」欄所示支付本件貸款利息及本金之本票所應兌現之款項未遂,據以認定上訴人郭永有本件加重重利未遂2次及共同加重重利未遂1次,郭永成有本件共同加重重利未遂1次之犯行,已詳述其憑據及理由。核其所為論斷,與證據法則無違,其法律之適用尚無違誤。況且,刑法第344條第1項之重利罪係即成犯,行為人乘他人急迫、輕率、無經驗或難以求助之處境,貸以金錢或其他物品時,如已取得與原本顯不相當重利者,犯罪即已成立。又債務人如以簽發本票之方式給付重利者,因本票屬有價證券,行為人於收取該本票時,雖視為已取得重利而成立普通重利罪,然行為人僅能期待債務人屆期兌現該本票所載金額,實際上尚未確實取得該利息款項。惟重利業者以高利率貸放款項,其目的在實際取得重利,倘若屆期債務人並未兌現該本票債權,行為人為確實取得該重利,藉以實現並滿足其重利債權,另行起意以強暴、脅迫及傷害、毀損等不當之行為,迫使債務人給付該本票所載金額者,此即一般社會大眾所指重利業者之暴力討債行為。而考諸刑法第344條之1加重重利罪之立法意旨,係為避免高利貸者,為實現債權,以不當之手段,使重利被害人繼續支付重利,或兌現因支付高額利息已簽發之票據等索討債務之行為,所衍生之社會問題而增訂。因此,行為人如為確實取得重利款項,以實現其重利債權,而持已成立普通重利罪所取得之本票或其他有價證券,另行起意以強暴、脅迫、恐嚇、侵入住宅、傷害、毀損、監控或其他足以使人心生畏懼之方法等行為,迫使債務人給付該票據所載之重利金額者,自應另依刑法第344條之1第1項規定論處罪責,且此部分犯行與刑法第344條第1項普通重利罪之處罰原因及條件尚非相同,應無重複評價之情形。郭永成上訴意旨指摘原判決已依刑法第344條第1項規定對其向李耿昌所為之重利行為論處重利罪刑,卻又再依同法第344條之1第2項、第1項規定,對其向李耿昌施以恐嚇及剝奪行動自由之行為而收取重利未遂部分,再論以加重重利未遂罪,有重複評價之違誤云云,依上述說明,應屬誤解,同非適法之第三審上訴理由(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字第1187號刑事判決)。


瀏覽次數:66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