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第二百十六之一條律令格式-損益相抵原則

09 Apr, 2011

民法第216-1條規定:

基於同一原因事實受有損害並受有利益者,其請求之賠償金額,應扣除所受之利益。

說明:

乙因被甲之詐欺行為所受之損害為100萬元,則甲於訴訟中抗辯乙請求賠償之金額,應依民法第216條之1規定,扣除所受之利益,有無理由

 

法律問題:甲向乙詐稱如投資某金融商品新臺幣(下同)100萬元,每月可獲得紅利5萬元,致乙陷於錯誤而與甲訂立投資契約並交付100萬元予甲,詎甲於給付2個月紅利,共計10萬元以後,即不再給付,乙始知受騙。設乙於發現被詐欺時起1年內撤銷被詐欺所為訂立投資契約之債權行為及交付100萬元之物權行為之意思表示後,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規定,訴請甲賠償100萬元?試問:問題(一):乙因甲之詐欺行為所受之損害為90萬元或100萬元?問題(二):問題(一)如認乙因被甲之詐欺行為所受之損害為100萬元,則甲於訴訟中抗辯乙請求賠償之金額,應依民法第216條之1規定,扣除所受之利益,有無理由?初步研討結果:問題(一):多數採甲說。問題(二):多數採乙說。審查意見:問題(一):採甲說,補充理由如下:題示以投資為名行詐騙情形,通常被害人眾多且繼續相當期間,與一次性詐欺行為不同。甲所交付之紅利,整體觀察,係為擴大詐欺範圍及其效果,屬詐欺行為之一部,於計算乙之損害金額,自應扣除甲交付之紅利,以符被害人間之實質公平。問題(二):不予討論。研討結果:問題(一):多數採審查意見(實到81人,採審查意見54票,採乙說23票)。問題(二):照審查意見通過。討論意見:問題(一):甲說:90萬元。(一)按損害為自然之概念,惟何種損害得請求賠償,乃規範上之評價。被害人因加害人之侵權行為致其財產受有損害時,其損害之範圍應就其財產所受之損害額與其受侵害後財產之價值狀態,綜合衡量比較,以決定其財產法益所受不利益之數額,尚不得置其受侵害後財產之價值狀態於不論,而單以其財產所受之損害額斷定之。(二)詐欺事件中,被害人因加害人之詐欺行為陷於錯誤並交付金錢予加害人,如加害人曾對被害人為給付時,應將加害人所為之給付,評價為詐欺行為之一部,於認定被害人因加害人之詐欺行為所受之損害時,應扣除加害人給付之金額。否則,在以投資為名之詐欺事件中,各被害人投資之期間不一、是否獲利及獲利之金額均有不同,如有獲利之被害人與未獲利之被害人均以被害人因被詐欺而交付之金額為損害之金額,對於獲利與否及獲利金額不一之被害人而言,難謂公平。(三)準此,乙因甲之詐欺行為所受之損害,應為90萬元。乙說:100萬元。(一)按所謂損害,係指因某種原因事實之發生,法律所保護權益遭受侵害所生之不利益。詐欺事件中,加害人之加害行為於被害人因加害人之詐欺行為陷於錯誤並交付金錢予加害人時,即已完成;被害人因加害人之加害行為所受之損害,即因加害人之詐欺行為所生之不利益,應為因加害人之詐欺行為而交付之金錢。縱令加害人嗣後以紅利或其他名目,給付金錢予被害人,惟此僅係加害人為取信被害人,以利日後自被害人處詐得更多之財物,或藉以取信其他被害人,以利對於其他被害人遂行詐欺行為之手段,或為免事跡過早敗露,不利其逃匿或掩飾、隱匿詐欺所得而支出之成本或費用,應不影響被害人因加害人之詐欺行為所受損害之認定。(二)況且,如加害人曾對被害人為給付,於認定被害人因加害人之詐欺行為所受之損害時,尚應扣除加害人給付之金額,則在加害人向被害人詐稱投資金錢一定期間,即可領回交付之金錢及紅利之詐欺事件中,如被害人於期滿後,曾將先前交付之金錢及紅利領回存放,嗣後始再因陷於錯誤而交付金錢予加害人時,又將衍生是否不論被害人領回紅利距離再度陷於錯誤而交付金錢之期間相隔多久,均應將先前領回之紅利扣除之爭議,僅會治絲益棼,使損害之認定更趨於複雜。(三)準此,乙既因甲之詐欺行為而交付100萬元予甲,乙因甲之詐欺行為所受之損害,應為100萬元。丙說:依個案具體事實認定。(一)如法院認定甲給付之紅利,為甲詐欺行為之一部,例如甲為繼續向被害人詐得金錢而給付紅利,於認定被害人因加害人之詐欺行為所受之損害時,應扣除加害人給付之金額。此時,乙因甲之詐欺行為所受之損害,應為90萬元。(二)如法院認定甲給付之紅利,並非甲詐欺行為之一部,例如甲之詐欺行為業已完成,僅為藉以取信其他被害人,以利對於其他被害人遂行詐欺行為之手段,或為免事跡過早敗露,不利其逃匿或掩飾、隱匿詐欺所得而給付,則不影響被害人因加害人之詐欺行為所受損害之認定。此時,乙因甲之詐欺行為所受之損害,應為100萬元。問題(二):甲說:肯定說。乙雖因甲之詐欺行為而交付100萬元予甲,惟亦因甲詐欺行為之同一原因事實,自甲處取得10萬元,甲抗辯乙請求其賠償之金額,應依民法第216條之1規定,扣除所受之利益,為有理由。乙說:否定說。(一)按損益相抵,係指損害賠償之債權人基於與受損害之同一原因事實並受有利益,其請求之賠償金額,應扣除所受之利益而言,此觀民法第216條之1規定自明。則損益相抵要件之一,即為被害人須因損害賠償之原因事實而取得利益(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字第634號判決意旨參照)。乙自甲處取得10萬元,乃甲於詐欺行為完成後、投資契約為乙撤銷前,基於藉以取信被害人,以利日後自被害人處詐得更多之財物,或基於藉以取信其他被害人,以利對於其他被害人遂行詐欺行為,或基於為免事跡過早敗露,不利其逃匿或掩飾、隱匿詐欺所得等動機而為之給付,並非因損害賠償之原因事實而取得之利益,應無民法第216條之1規定之適用。(二)退而言之,縱認乙取得利益,與其受損害乃基於同一之原因事實。衡諸因不法之原因而為給付者,不得請求返還,民法第180條第4款定有明文,其立法目的乃對於本身不清白者拒絕保護,並具有預防不法之一般功能。基於同一原因事實受有損害並受有利益者,如該利益乃由加害人因不法之原因而為給付者,與加害人因不法之原因而為給付,使他人受利益之情形,並無二致,法律本應同予規範,惟因立法者疏於規範,致有法律漏洞存在,基於平等原則,於前開情形,自應類推適用民法第180條第4款規定,以彌補上開法律漏洞。準此,被害人雖基於同一原因事實受有損害並受有利益,惟如所受利益乃因加害人不法之原因而為之給付時,自應類推適用民法第180條第4款規定,毋須於被害人請求之賠償金額,扣除所受之利益。(三)次按,民法第180條第4款所謂不法原因係指給付之內容(標的及目的)違反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或強行法規而言(最高法院107年度台上字第1457號判決意旨參照)。甲於投資契約撤銷前,給付予乙之金錢,不論係基於藉以取信乙,以利日後自乙處詐得更多之財物,或藉以取信其他被害人,以利對於其他被害人遂行詐欺行為,或為免事跡過早敗露,不利其逃匿或掩飾、隱匿詐欺所得之動機而為,均有悖於善良風俗,應屬因不法原因而為給付。如甲起訴請求乙返還先前給付之紅利時,應認依民法第180條第4款規定,不得請求返還;於乙請求甲賠償時,揆之前揭說明,自應類推適用民法第180條第4款規定,認為毋須於乙請求賠償之金額,扣除所受之利益。(四)自比較法而言,日本實務上就以投資為名之詐欺案件,亦認被害人於受損害同時並受有利益者,不僅不許加害人請求返還不當得利,亦不允加害人在損害賠償事件中,作為損益相抵調整之對象。(五)是以,甲抗辯乙請求其賠償之金額,應依民法第216條之1規定,扣除所受之利益,並無理由。

(民國109年11月25日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109年法律座談會民事類提案第4號)

 

瀏覽次數:36


 Top